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进出口总额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完成省下达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任务……
扭住“稳”的关键点,找准“进”的切入口,在新的发展道路上,梅州持续激发发展新动力,科学制定2022年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突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新的一年,梅州全力以赴实现开门红、开门稳,“狠抓发展第一要务 全面激发内生动力 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的步伐更加坚定,更加有力。
“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在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征程中展现新作为、见到新成效。”梅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强调,梅州将以更强烈的责任担当、更有力的工作举措,奋力开创新时代苏区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强化保障 在实干中提振信心
临近春节假期,蕉岭县富路达沥青制品基地的工作人员格外忙碌。进入试投产以来,基地产品销路逐渐打开,一辆辆满载着乌黑锃亮沥青混凝土的卡车陆续驶往各地。
“全面投产后,基地日生产量最高可达到4000吨,年产值2亿元。生产线采用全自动智能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提升产品质量,同时还能够实现旧路废料的回收再生利用,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特点。”公司负责人张运东介绍,在推动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给予简化审批手段等惠企政策,“母亲式”的服务充分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当前,梅州市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工业强市,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做大做强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五大支柱产业。2021年,梅州全市制造业税收收入近90亿元,同比增长19.28%。
2022年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的一年,梅州将奋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其中,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被摆在实体经济的首位,重要性不言而喻。
具体来说,梅州在2022年将树立大抓工业理念,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实施主导产业培育提升和产值倍增计划,促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烟草、电力、电子信息、绿色建材、机电制造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力促做大做强。
“当前梅州第二产业企业普遍存在比重小、支柱作用弱、招商引资难、财政压力大、用地指标紧、科技人才少等发展困境。”梅州两会期间,梅州市政协委员、民革梅州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叶洁在发言中提出,梅州要加快培育支柱产业,壮大实体经济助力梅州苏区振兴。
立足当下谋未来。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延链补链强链、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梅州不仅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发展信心,更有“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发展恒心。
聚焦于“实”,强化保障,梅州在实干中破解发展难题,提振发展信心。
何为强化保障?对梅州而言,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资源要素,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用地、用林用能等指标,全力跟踪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企业发展,让项目能够在梅州落地生根,让企业能够在梅州发展壮大。
为此,梅州坚持强化政企沟通交流,探索建设“亲清客商”企业服务平台,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在实干中扫除发展的绊脚石,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强化发展要素保障。
翻阅今年梅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不难发现梅州支持实体经济的举措更加细化,更加有力。
报告指出,梅州将落实自然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确保不低于50%的市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产业项目。同时,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优化,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
在发展平台方面,梅州提出要进一步建好工业平台,坚持企业入园、产业集聚,扎实推进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完善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10个省级工业园提质增效,健全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项目退出机制,盘活低效闲置产业用地,提高园区亩均产出和效益。
拓展空间 在实干中把握机遇
连日来,平远县推动省际边界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研究政策、实地调研、召开相关会议,忙碌不停。
一项项工作都在透露出一个信息:平远正在寻找机会,与江西省、福建省的边界城市携手发展,建设更大的产业集群,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加快高端项目“引进来”。
着力让省际边界地区成为省际合作前沿,梅州围绕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提出未来五年期间,梅州将开拓江西、福建大市场,促进粤闽赣边界交通互联、产业共建和生态共保,探索建设粤闽赣苏区省界改革试验区。
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召开后,蕉岭县走在探路前列,先行先试,建设粤闽赣苏区省界改革试验区(蕉岭片区),分别与上杭县、武平县签订“友好县”协议,主动参与蕉岭武平上杭区域创新链、产业链。
“梅州、龙岩和赣州同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三市人文相通、资源相似、产业相似,深化苏区振兴省际合作恰逢其时。”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教授吴志军认为,促进粤闽赣省际边界合作区建设,有助于梅州、龙岩、赣州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打造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不满足于当前发展局面,梅州将要进行的是一场以实体经济为主的发展破局。
从发展外部环境来看,梅州正迎来众多发展新机遇。如新征程推进共同富裕带来的机遇、“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带来的机遇、新时代中央和省支持老区振兴发展带来的机遇、“一核一带一区”带来的机遇、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机遇。
从自身发展条件来看,梅州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发展关键期。怎样在实干中抓住机遇,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怎样用好发展平台,进一步理清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谋划项目?如何推动项目落地建设投产,为实体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系列的发展难题,正在通过实干转化为发展机遇。
把握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梅州深知是等不来喊不来的,唯有实干奋进。
乘苏区振兴东风,2022年,梅州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产业、区位等比较优势,高起点谋划粤闽赣苏区改革试验区,科学布局产业,实施省界交通提升和联通工程,争取启动起步区建设。
用好平台拓展发展空间,梅州将充分发挥梅州综合保税区、梅州国际无水港、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叠加优势,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积极参与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实现“对内聚力投资,对外开放突围”。
1月12日下午,由广东省贸促会主办的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之全球新兴市场跨境电商交流会在广州举办,梅州综合保税区在大会推介环节亮相。
“展示了梅州综合保税区追求扩大开放、充满活力的风采,为开拓梅州综合保税区发展视野,进一步接轨国际规则提供了新机遇。”梅州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引进来。2022年梅州将持续优化招商政策,创新招商思路和方式,集中资源引进一批税收大、就业多、成长性好的项目。瞄准央企、省属国企、上市公司、头部企业等,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广梅共建招商,努力引进一批投资超50亿元的大项目。
积蓄新能 在实干中实现愿景
“目前拥有员工170多名,其中技术人员20多名,公司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丰顺县泰雅达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冯广强说,公司在脚轮的研发设计、制造技术工艺等方面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2020年,丰顺县泰雅达实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得益于研发技术的投入,2021年上半年丰顺县泰雅达实业有限公司产值和销售收入均实现逆势增长。
奋力抓好科技创新,推动发展动力更加强劲,2022年梅州将重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计划,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
同时,加快建设广东省高性能电解铜箔区域创新中心、广东省南方离子型稀土开发及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推动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有新突破,加大科研投入,提高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1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遴选出1459家企业为2021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梅州市共有18家企业榜上有名。
根据统计,当前全市共有38家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汽车配件制造、农业等行业领域。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新的一年,梅州将坚持纾困解难强帮扶与支持创新促升级两手抓,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完善产业链。
值得关注的是,在产业集聚、产业核心竞争上发力的同时,梅州也将奋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发展后劲更加有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下大气力谋划建设产业项目,以大项目引领大发展,为产业园经济、县域经济制定新一年的发展蓝图:
——广梅园重点抓好汽车零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食品饮料等项目建设;
——梅江区重点抓好梅州经济开发区铜箔、高端印制电路板等7个增资扩产项目建设,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产城融合发展区;
——梅县区重点抓好铜箔汽车配件等一批增资扩产项目建设,力促早日投产;
——兴宁市重点抓好先进制造、生态食品、现代轻工纺织和医疗器械等项目建设;
——平远县重点抓好高性能覆铜板、绿色钙基产业园、稀土、光伏复合等项目建设;
——蕉岭县重点抓好新型建材、光伏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大埔县重点抓好陶瓷、电力、信息技术新材料、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
——丰顺县重点抓好电子信息、智能装备、钢铁产能置换和万洋众创城、国际声谷等项目建设;
——五华县重点抓好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智能矿山机械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确保景田矿泉水(梅州)项目上半年建成投产。
聚焦壮大县域经济,狠抓县域产业,聚焦主导产业,做强特色产业,梅州正在不断做大经济蛋糕,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将更多发展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声音
梅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罗桂芳:
发挥综保区平台作用促进民企拓展外贸
“当前,部分企业对综合保税区功能了解不深、获取综合保税区招商信息滞后、对入驻综保区存在疑虑,影响着梅州综保区发挥其重要推动作用。”梅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罗桂芳指出,企业对综保区功能布局投资落户等内容了解不深,对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和“保税、退税、免税”的功能政策解读不准确,对入驻综合保税区存在顾虑,都不利于梅州综保区的建设发展,更不利于梅州产业集聚发展。
为此,罗桂芳建议梅州以综保区为载体,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资源和发展平台,加强政策宣传、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广梅对口帮扶以及梅州与广东三大自贸片区建立的自贸协同发展机制,发挥梅州综保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平台叠加的政策优势和华侨乡贤众多的优势,整合招商力量,组织策划粤港澳、长三角等地区系列招商活动,拓宽政策宣传渠道,通过召开专题推介会、“一对一”政策宣讲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对综保区相关优惠政策进行宣传,增强民营企业的认识理解,鼓励企业入驻综保区。
此外,还应依托政企沟通座谈交流各类平台渠道,加强走访调研培训指导。通过政企双月座谈会、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发挥市民营企业联络服务中心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机构的作用,对梅州市现有外向型企业分门别类,加强调研,摸清民营企业对综合保税业务的需求,鼓励动员有条件、有意愿的民营企业入驻综保区开展业务,迅速做大综保区进出口规模。
“加强与海关等单位的协调沟通、联系,组织开展跨境电商专题培训、项目对接推广交流活动,指导更多的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充分发挥好综保区的开放平台作用,实现借势借力发展。”罗桂芳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梅州要找准特色资源优势做大做亮做优跨境电子商务模式,落实好《关于促进中国(梅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培育发展壮大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在谋划发展“9710”(B2B直接出口)业务,重点推进“1210”(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务,提升“9610”(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务中着重发力。
南方日报记者 黄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