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经济 >

让更多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

近日,广东传来好消息。截至11月3日,广东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502.63万户,约占全国的1/10,稳居全国第一。尤其是今年以来,广东全省每千人拥有企业53户,日均新设市场主体7521户,年均增长近20%。

市场主体是经济增长的源头活水,哪里的市场主体越多、越活跃,哪里的经济就发展得越好。不过,在当前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一些企业面临着不少困难和考验。那么,如何厚植优势、优化环境、深化改革,更好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便备受关注。

广东的市场主体为何能保持稳定增长,以至实现数量全国第一?广东的实践无疑极具说服力和示范意义。我们总结分析,从中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一是要有战略思维,厚植产业集群式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更有利于促进相关要素资源的集聚,更有利于市场主体降低经营成本、发挥协同效应,做大做强,同时也更有利于一个地方建立发展的战略优势和竞争力。广东本身就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机遇和多年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积累的雄厚产业基础,去年又提出培育“双十”产业集群,即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对于相关市场主体集聚和更好更快发展必将发挥极强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二是要有换位思维,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是各地经济发展的普遍课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营商环境的优劣,市场主体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广东省有关部门就是坚持换位思考,从解决困扰市场主体的痛点出发,推进简政放权、提质增效。比如,大力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在全省范围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增进企业开办便利,将开办程序从商事制度改革前的14个压减为1个,办理时间从3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如此,企有所呼,政有所应,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经济就能够生机盎然。

三是要有创新思维,以创新红利释放赋能企业发展。通过服务方式更新、体制机制革新和惠企政策创新,让市场主体在便利、受惠中产生更多获得感,这也是广东各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有效举措之一。比如,有的地方创新性设立“首席企业服务官”制度,畅通惠企助企“最后一百米”;有的地方针对中小企业出台系列专项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企业兴则经济兴,市场活则经济活。兴利除弊、破解难题、精准施策、积极作为,才能让更多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亿万市场主体形成的磅礴力量,必将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关键词: 长得 活得 生得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进口“五联疫苗”突破600元/支 国产替...
瓦格纳雇佣兵集团人员已从俄罗斯南部两...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三轮谈判在云南...
跨境电商年进出口规模首超2万亿元 为外...
房山区2023年幼儿园秋季小班招生即将开...
有村竜太朗(对于有村竜太朗简单介绍)-今...